9月13日,苹果发布新一代年度iPhone机型iPhone X是苹果首次使用OLED全面屏设计 iPhone X用Face ID完全替代了Touch ID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在刚刚建成的乔布斯剧院里,苹果发布了备受关注的年度新机:iPhone 8 、iPhone 8 Plus 以及 iPhone X。其中,作为纪念iPhone发布十周年的诚意之作,苹果为iPhone X赋予了多项时下热门的前沿科技。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解构这些技术,看看苹果为了推出这些设计和功能都做了哪些准备。OLED 全面屏相信大多数人在看到iPhone X之后的第一印象就是“全面屏”。用一块屏幕覆盖整个机身正面的设计,对于早已经熟悉iPhone“上有额头下有巴颏”的消费者来说,确实视觉冲击十足。而要说“全面屏”这一工业设计,其实最早还当属夏普在2013年所推出的Aquos 302SH,这一机型的屏占比在当时就已经达到了80%,并且实现了量产化。时至今日,随着“全面屏”的概念为人所知,诸如小米、三星、LG等公司也已经纷纷为了高屏占比,而从去年开始丢掉物理按键。然而姜还是老的辣,正当其他公司都在犯愁如何进一步挤压前置摄像头和传感器的生存空间时,夏普又在今年8月推出了一款使用了其自称为“FFD异形全面屏“技术的Aquos S2,直接在屏幕上方开了个孔,从而在视觉上将前置镜头模组通通“塞”进了屏幕里。iPhone X所采用的,也是类似的不规则屏幕设计,区别只是在于夏普留的是“美人尖”,而iPhone则是直接留了一条“刘海”。如果从底层技术上来看,iPhone与Aquos S2之间的另一个不同点则在于:前者使用的是三星的OLED屏幕,而后者使用的是夏普自家的LTPS LCD屏幕。实际上,这也是苹果在继第二代Apple Watch之后,首次在iPhone产品线上应用OLED屏幕。出于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以及供应链制衡的考虑,苹果一直拒绝使用被三星独占了95%市场份额的OLED屏幕。然而,可以完美切割出那道“刘海”只有夏普和三星两家,如果再考虑到需要在屏下放置光学指纹识别层还要实现量产化,就只剩下三星的OLED可供选择了。这种由单一厂商独家供货的情况,一直是供应链的大忌:不仅在前期会丧失自身的议价能力,而且上线之后一旦断货将造成整条生产链的断裂,这一点身为供应链管理出身的苹果现任CEO蒂姆·库克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为了能够在10周年之际推出一款能满足董事会和市场期望的iPhone,这就是他第一个不得不做的妥协。而在屏幕这一块,苹果所作出的另一个妥协,就是放弃了刚才所说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模块。屏下光学指纹识别其实解释起来并不困难:由于OLED屏幕是自发光光源,所以其RGB像素点之间是存在缝隙的,只要能够将屏幕光照射到的指纹纹路,透过缝隙间的折射,映入屏幕下方的生物识别模组,即可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所以,虽然名字可能还会叫做“Touch ID”,但在本质上,其实与苹果自2013年开始在Home键上应用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无论怎样,这一技术最终还是由于技术性量产化缺陷,在距离iPhone X发布只剩数月的时候流产了。在全面屏设计已经被敲定的情况下,苹果当时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将Touch ID后置;要么直接抹除Touch ID的存在。从结果上来看,苹果还是选择了后者。Face ID & Animoji作为Touch ID的替代品,Face ID成为了留给iPhone X用户的惟一一个除密码之外的安全加密方式。与三星和微软近年来开始押注虹膜识别技术不同,苹果更加看好理论上用户体验更佳,但安全性略低的人脸识别技术。如果要说人脸识别和动作捕捉的技术布局,苹果其实早在2010年就已经悄然开始了: ● 2010年9月 ,苹果收购面部识别技术公司Polar Rose;
● 2015年4月,苹果收购小型深度摄像头模组设计研发公司Linx Imaging;
● 2015年7月,苹果获批“Low threshold face recognition”面部识别专利(2011年申请);
● 2015年11月,苹果收购面部动作捕捉技术研发公司Faceshift;
● 2016年1月,苹果收购面部表情分析技术研发公司Emotient;
● 2017年2月,苹果收购面部识别技术服务公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7月公布的这份专利中,其实苹果就已经把Face ID的技术实现原理几乎完全曝光了个够: ● 全新的iPhone前置摄像头系统将会包含可见光图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3D深度感知传感器;
● 在面部信息录入过程中,iPhone会生成出用户的2D图像和3D深度数据;
● 在人脸识别过程中,iPhone会同时调用这三类传感器,以获取人脸信息来进行比对,只要其中两项配成功即可通过;
● 其中,3D传感器负责识别出诸如眼窝轮廓、下巴、鼻子、皮肤线条甚至是皮肤上的斑点等信息,而红外传感器则负责在黑暗环境下的识别;也正是基于这些技术专利,库克才敢放心大胆地在发布会上说Face ID的识别准确率要比Touch ID还高出一倍。除此之外,对于首次加入iPhone的这颗深度感知摄像头,苹果还拿它结合Faceshit、Emotient的技术推出了Animoji功能:在iMessage环境下,iPhone X的用户将能够把自己的自拍视频,用11种动物头像(和一个Shit)活灵活现地还原出来分享给朋友。然而即便是如此厚积薄发的iPhone新特性,也依然是充斥着一种被强行“赶鸭子上架”的不成熟之感。比如在发布会上的首次演示中,Face ID就因为短暂的无法识别而导致场内一度十分尴尬,而这或许就是受发布会现场的光照条件等因素影响所致。虽说第一代iPhone发布之初,就曾经由于Bug频发而导致乔布斯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黄金操作路线”来进行发布会现场演示,但至少那次并没有出现失误,而这次却真的发生了,或许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致敬”吧。除此之外,按照发布会现场的描述来看,为了保证开启速度,负责人脸识别的前置摄像头模组将会时刻盯着用户有没有在看手机,相当于是全天候工作的状态,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也存在着问题。不过,在今年3月的那份专利申请报告中,苹果曾这样描述过“人脸识别解锁技术”: ● 如果iPhone在一定时间内静止不动,相机将会不再“看”用户,手机也将自动锁定;
● 如果iPhone开始移动,脸部识别技术将开始探测用户的面部,识别成功后手机自动解锁。如果苹果最终真的选用了这一解锁方案,那么关于隐私的顾虑或许多少可以减轻一些,但是这就势必也会对便捷性和使用场景造成一定的影响和限制,到底苹果会如何权衡,就要等拿到真机才能知道了。不管怎样,根据此前经验教训来看,无论是从解锁效率、软件适配还是安全逻辑上看,Touch ID都经历了两年左右的成熟期,直到iPhone 6s才能真正称得上便捷易用,而且这还是在只融合了AuthenTec一家技术的前提下。对于技术融合程度要求更高的Face ID,恐怕这一技术成熟期会更加漫长。所以,与其说iPhone X是苹果2017年度旗舰机,倒不如称之为是专为极客们提前一年打造的2018年度尝鲜机。毕竟连苹果自己都说了:“这是一部属于未来的智能手机,我只是提前做出来了而已。”
文章目录
Apple
苹果
苹果于1976年成立于美国加州,是全球三大科技巨头之一,主业是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制造商,创始人为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沃兹尼克、罗纳德·韦恩。现任CEO为提姆·库克。
评论